7月初,作为广东省海洋知识竞赛一等奖奖励——来自广东海洋大学的赵慧茹、罗宇珊、温爱丽以及科普实践活动团一行10人完成西沙海洋科普实践教育之旅。此前,以上这三位同学代表广东省出战第14届全国海洋知识竞赛大学生组总决赛,同样斩获一等奖。今年年初,由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广东省海防委员会办公室、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自然资源部南海局主办,广东省自然资源厅事务中心、自然资源部南海海域海岛中心、广东海洋协会承办,三峡集团广东分公司、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和三沙卫视共同协办的首届广东省海洋知识竞赛成功举办。赵慧茹、罗宇珊、温爱丽3名学生荣获省赛一等奖并代表广东省参加第14届全国海洋知识竞赛大学生组总决赛。经过激烈角逐,最终她们斩获总决赛大学生组一等奖的好成绩。根据省赛活动方案,3名学生获得参与西沙海洋科普实践教育活动的机会,她们来到了美丽的西沙,在三沙海洋中心、西沙海洋博物馆、三沙市永兴学校开启了一段奇妙、充实且难忘的海洋科普实践教育之旅。 走进三沙海洋中心,了解海洋观监测业务在位于三沙市永兴岛的自然资源部三沙海洋中心,学生们了解了中心的职责职能、业务工作开展以及海洋观监测数据获取等情况;大家近距离体验海水盐度、溶解氧(DO)等要素实验操作。通过活动交流,学生们对海区海洋观测预警监测工作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海洋灾害防范意识与对海洋防灾减灾工作的关注度进一步提升,对未来海洋科学研究的热情得到进一步激发。
探秘西沙海洋博物馆,领略海洋生态奥妙
西沙海洋博物馆是中国最南端的海洋博物馆,馆中收藏着3000多件海洋动植物标本。在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学生们参观了博物馆海洋生态展区。形态各异的鱼类、五彩斑斓的珊瑚、悠然自得的海龟等,从浅海到深海的各类海洋生物琳琅满目、趣味无穷。工作人员通过生动的讲解和互动展示,让学生们了解到这些海洋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等,感受到海洋生态系统的复杂与多样性。学生们表示,通过实地参观学习,不仅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还深刻认识到了海洋保护的重要性。
播撒海洋科普种子,点燃海洋科学梦想
为了将海洋的奥秘传递给更多的孩子,3名学生化身为科普讲师,走进三沙市永兴学校,开展了系列海洋科普讲座。她们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图表和有趣的互动游戏,向孩子们讲述了海洋生物的多样性以及海洋保护的重要性。赵慧茹选取广受欢迎的动画片《海底小纵队》中的海洋动物角色,将卡通形象与真实世界里的物种生物学特征进行对比,用孩子们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科普,并制作海洋动物手绘卡片作为互动小奖品。罗宇珊《海洋中的热带雨林——珊瑚礁》讲述什么是珊瑚礁,珊瑚礁的构成、种类、重要性,以及目前面临的威胁,我们要如何对其进行保护等。温爱丽的《海洋超级英雄》科普小课堂,带领孩子们一起探索西沙群岛的奇妙海底世界,同时让孩子们设计描绘自己心中的海洋超级英雄。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增长了知识,也在心中埋下了保护海洋的种子。丰富充实的海洋科普实践教育活动让三位获奖选手收获满满,她们表示,将会带着对海洋的热爱和憧憬,继续在海洋科学的道路上积极探索、砥砺前行。
广东省海洋知识竞赛活动的举办,不仅推动了海洋知识的普及和传播,为广大学子及公众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学习实践平台,同时也让更多人增强了保护海洋生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广东海洋协会及广东海洋协会海洋科普与素养教育分会将不断创新举措,持续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宣传及素养提升活动,将海洋知识传递给更广泛的社会群体,特别是青少年群体,培养并提升公众海洋意识与素养,为广东省乃至全国海洋自然资源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撰稿:丁小雨 陈灵芝编辑:余嘉萱图片:新南海摄制组新媒体编辑:劳小宴